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丨【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2-04-02 10:43 admin
二维码
860

2022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中学综合素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冯老师批改作业时常抱怨“讲了多少遍,可还是答不上!都不知道学生都怎么了!"这道明冯老师在()

A.具有技学评价能力

B.缺乏技学组织能力

C.具有教学研究意识

D.缺乏技岗反思能力

答案:D

【解析】冯老师针对讲课后学生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没有查找原因进行课后反思,从而改进教学,而是一味抱怨,说明冯老师缺乏教学反思能力

2.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一所中学开发了一组厌学旅行项目,安排本校地理老师作为研学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研学任务。该做法体现的教育观是O。

A.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B.关注育人的实践性

C.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D.重视学生的操作性

答案:B

【解析】素质教育观要求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研学旅行中完成相关任务正是一种实践活动,题干中学校的做法体现了关注育人的实践性。

3.庄老师在教学日志中写道“课前准备的好好的,就害怕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打断我,学生一问问题我就感觉大脑一片空白。。。。"庄老师所处的阶段是()

A.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B.虚拟阶段

C.关注学生

D.关注生存

答案:D

【解析】关注生存阶段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庄老师教学日志中透露出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成熟,对其具有恐惧感,故选D。关注学生阶段教师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要。题干没有体现关注学生差异,故排除C。虚拟关注阶段教师开始思考对合格教师的要求,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某些经验;自我更新关注"阶段的教师已经可以自觉依照教师发展的一般路线和自己目前的发展条件有意识地自我规划。题干庄老师明显处于“新手阶段”,故排除AB。

4.某校在初三年级实行两张课程表,一张公开的应对检查,一张不公开的实际执行,以提高升学率。对于该校做法,正确的是(。

A.遵循了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则

B.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c.漠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D.体现了学校办学的特色

答案:c

【解析】学校两张课表,提高升学率的做法,实际是只关注课本知识的体现,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故选C。

5. 全国人大举行的是()

A.人大代表

B.人大常委

C.人大主席团

D.人大代表团

答案:B

【解析】《宪法》第五十九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故选B。

6. 张某为了找工作,购买了假冒硕士毕业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对张某()。

A.追究民事责任

B.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C.刑事责任

D.教育行政处分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十二条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违反本法规定,颁发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相关招生资格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直至撤销招生资格、颁发证书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前款规定以外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制造、销售、颁发假冒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张某购买假毕业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故选B。

7.李某大学毕业后,应聘到民办中学任教,他的工资待遇应由()。

A.国家确定并由举办者保障

B.国家确定并保障

C.举办者确定并由国家保障

D.举办者自确定并予以保障

答案:D

【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

7. 初三学生雷鸣初判有期徒刑,义务教育法,其服刑期间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应由(。

A.本人承担

B.父母承担

C.人民政府保障

D.司法部门保障

答案:c

【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9.李某强迫未成年学生扮残疾人在地铁乞讨。对于李某应当由(。

A.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B.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

C.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处罚

D.社会公益组织提起公诉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 。

A.父母或监护人

B.当地地区矫正机构

C.当地人民政府教育执行部门

D.学校

答案:A

【解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发现未成年人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育、引导和劝诫,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

11.初中生肖强倒数第一,班主任劝退,该做法(。

A.不正确,侵犯了肖强的受教育权

B.不正确,经家长同意后才可以劝退学生

C.正确,教师有教育学生的权利

D.正确,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第五十八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题干中班主任劝退初中生肖强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侵犯了他的受教育权。故选A项。

12.初一学生余亮离校后故意将同学赵刚打伤,应承担赔偿的是O。

A.监护人

B.余亮的班主任

C.余亮本人

D.学校

答案:A

【解析】根据《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余亮将同学打伤,承担赔偿责任的应该是其监护人。故A项。

13.张老师在上课时发现一学生没认真听课,便停下讲课一直教育到下课。校长批评张老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事(。

A.没有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

B.没有体现好教育对象的利益关系

C.没有体现好行政管理的利益关系

D.没有处理好教师集体的利益关系

答案:A

【解析】题干中张老师教育学生到下课,校长批评张老师,没有体现的是教师集体的利益,张老师的行为属于教师个人行为,与集体无关。

14.王老师就公开课询问学生想法,学生提出不好的建议。下列与案例职业道德要求相符的是0。

A.亲其师,信其道

B.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C.学而不思则罔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答案:B

【解析】D项的意思是说,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与题干中王老师询问学生想法,学生提出不好的建议体现的是—样的职业道德要求。

15.疫情期间.某民办学校王老师没有报备批准就自行前往疫情严重的国家旅游,造成严重后果。学校决定解除王老师的聘任合同。依据《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0.

A.学校在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王老师的申辩

B.学校在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家长***的意见

C.学校在处理决定前应当报请主管教育部门批准

D.学校在处理决定前应当准许王老师举行听证要求

答案:c

【解析】

16.校运会报名时,喜欢跳绳的王伟报名参加跳绳比赛.喜欢跑步的李琪报名参加接力赛。考虑到王伟跳绳水平不如李琪,为了班级荣誉,高老师在确定参寒名单时指定李琪参加跳绳比赛,并劝说王伟放弃参赛。这表明高老师的**选择原则是0.

A.目的原则

B.功利原则

C.关怀原则

D.公正原则

答案:B

【解析】

17.细菌是单细胞的微小原核生物,**微生物的—大类,遍布于土壤、水、空气、有机体物质中及生物体内和体表,对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全球生物平衡起着巨大作用。有些细菌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病害。下列病害中,属于细菌引起的是

A.疟疾

B.麻疹

c.乙型肝炎

D.百日咳

答案:D

【解析】

18.对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有着重大贡献,并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位诗人"的文艺复兴时期先驱性人物是O。

A.但丁

B.薄伽丘

c.彼特拉克

D.马基雅维利

答案:A

【解析】

19.太阳系中的一些行星在中国古代有独特的**,这些名称反映了古人对其特征的认识。其中公转周期接近12年.因用以纪年而被称为“岁星"的是(。

A.土星风校

B.木星

s.com

C.金星

答案:B

【解析】

20. 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不乏经典的**形象。下列人物中,由英国作家哈代塑造的是

21. A.卡门

B. 简·爱

C. 娜拉

D. 苔丝

【答案】D

【解析】

21.我国的成语常与历史传说和人物有关。成语“入木三分""原指字迹的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来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常用以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与这个历史传说**的书法家是0.

A.王献之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宗元

答案:B

【解析】

22.古人用一些特殊的名称指代不同的年龄或年龄段,正确理解这些名称,有助于阅读行为古代文化**.下列选项中,不用于指代老年的是(。

A.垂髫

B.顺.

C.耄耋

D.期颐

答案:A

【解析】

22. 国际电影节是国际性的电影展映评比活动,各大电影节都设置了自己的奖项。下列选项中,属于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是

A.金狮奖

B.金鸡奖

C.金马奖

D.金熊奖

答案:D

【解析】

24.下图为国家博物馆馆品青铜冰鉴,是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的青铜套器,方尊缶置于方鉴内,是古人用来冰酒的,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下列选项中,**冰鉴产生的时代是

A.夏朝B.战C.三国D.唐朝.

答案:B

【解析】

25.中位数是—组统计数据中的**性数值。在一次考试后采集到—组数据{54,66,87,74,69,76,81,78,73,83,77,71},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73

B.aa.com

C.75

D.76

答案:c

【解析】

26.Excel数据表所示,下列**中,可使成绩单中只显示“科目二"成绩高于85分的运动员的是()。

A.排序

B.合并**

C.筛选

D.分类汇总

答案:c

【解析】

27.在Word文档中,出**多处相同的错误,下列操作中,可一次性更正的是()。

A.使用“修订”命令

B.使用"撤消"”与"恢复”的**

C.使用“定位"命令

D.使用"编辑"中的。替换"命令

答案:D

【解析】

28.下列选项中,与“大米-粮食"的*关系-致的是()。

A."蜂蜜"和“蜂巢”

B.∵“花生油”和*油"

C."面包"和“面粉"

D.“冷却液`和“润滑液.

答案:B

【解析】

29. 根据所给图形的特点,下列选项中,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是 ()

答案:c

【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晓华学习成绩差,很多老师认为他学业上无可救药。有一天,张老师发现他的作文本里夹着一页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你如此多情难到你也把我当成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

张老师把晓华叫到办公室,帮助他改正了错别字并加上标点,重新组织成下面的样子∶

零分,我的好朋友,

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

零分,你如此多情,

难道你也把我当成一个无用的人?

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

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

再见吧!零分!

张老师**赞许的神情,说∶"看,这是一首很好的诗啊!"听到这句话,晓华原本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张老师又说∶"诗言志,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你是不甘心与零分为伍的人,你也有你的梦想。""这是诗?我也能写诗?"晓华非常激动,他没想到老师会给他这样的评价。张老师热情的鼓励驱散了他心中的阴影,坚定了他奋发向上的信心。从此,晓华努力学习,取得了很大进步。两年后,他顺利升入高中。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0.【参考答案】

材料中张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相关要求,主要体现在∶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应该遵循教育规律特点开展教学;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应该鼓励帮助学生;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应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因材施教。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有自己的意愿、知识和思想,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0.【参考答案】

材料中张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相关要求,主要体现在∶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应该遵循教育规律特点开展教学;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应该鼓励帮助学生;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应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因材施教。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有自己的意愿、知识和思想,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1.材料∶为了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初三(6)班班主任熊老师趁同学们在操场上体育课时,去教室里仔细检查了每位同学的书包,果然收获颇丰,有好几个同学携带了游戏机、漫画书,娱乐杂志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熊老师没收了这些物品,并对这些学生说;为了防止你们学习分心。老师暂时替你们保管,期末考试之后再还给你们。"

此外,熊老师在男同学李伟的书包里,发现了一封信。出于对李伟的关心,熊老师拆阅了这封信,令熊老师震惊的是,这竟然是李伟写给班里女生王森的情书。

熊老师十分生气。也很庆幸自己及时了解到这个情况。为了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杜绝早恋现象发生,他在班会上读了这封信,并且严厉批评了李伟。周末,熊老师还特意去了李伟家进行家访,和李伟的家长说明了情况,并强调了早恋对孩子学业的不良影响,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对李伟进行教育。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熊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材料中熊老师的教育行为是不恰当的,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爱国守法。要求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 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4)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综上所述,材料中熊老师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我们应当引以为戒。

32.材料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勉强译成中文便是∶"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如果一行诗句可以代表一种诗派,我就愿举这行诗为象征诗派艺术的代表。因为它具体而又微妙地表现出许多哲学家所无法说清的意思。假使他把原诗***"我心里有猛虎雄踞在花旁",便会显得呆笨、死板,徒然加强了人性的内在矛盾。

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是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其一如苍鹰,如飞瀑,如怒马;其一如**,如静池,如驯羊。所谓雄伟和秀美,所谓外向和内向,所谓戏剧型的和图画型的,所谓"金刚怒目,菩萨低眉",所谓"静如处女,动如脱兔",**"骏马秋凤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一句话,所谓的阳刚和阴柔,都无非是这两种气质的注脚。两者粗看若相反,**乃相成。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人们常谓柳永词**而东坡词豪放。其实东坡之词何尝都是"大江东去"?"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这些词句,恐怕也只合十七八女郎**低唱吧?而柳永的"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又是何等境界!就是"晓风残月"的上半阙那一句"暮霭沉沉楚天阔",谁能说它竟是阴柔?其他如王维以清淡胜,却写过"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辛弃疾以沉雄胜,却写过"罗帐**,哽咽梦中语"。再如浪漫诗人济慈和雪菜,无疑地都是**的了。可是清啭的夜莺也曾唱过∶"或是像精壮的科德慈,怒着鹰眼,凝视在太平洋上。"至于那只云雀,那"西风歌"里所蕴藏的力量,简直是排山倒海,雷霆万钧!

也就是因为人性里面,**少少地含有这相对的两种气质,许多人才能够欣赏和自己气质不尽相同,甚至大不相同的人。辛弃疾欣赏李清照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但是平时为什么我们提起一个人,**得他是阳刚,而提起另一个人,又觉得他是阴柔呢?这是因为各人心里的猛虎和蔷薇所成的形势不同。有人的心原是虎穴,穴口的几朵蔷薇免不了猛虎的践踏;有人的心原是花园,园中的猛虎**给那一片香潮醉倒。

所以前者气质近于阳刚,而后者气质近于阴柔。然而踏碎了的蔷薇犹能盛开,醉倒了的**有时醒来。所以霸王有时悲歌,弱女有时杀贼。

人生原是**,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才能创造慷慨悲歌的英雄事业,涵蕴耿介拔俗的志士胸怀,才能做到孟郊所谓的"**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入微,才能看到苍蝇控脚,蜘蛛吐丝,才能听到幕色潜动,春草萌芽,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在人性的国度里,*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藏,而一朵真正的蔷藏也应该能充分地寻敬猛虎。完整的人生应将这两种境界调和与统一,如此,**动也能静,能屈也因为它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能像20世纪人一样的复杂,也能像亚当夏娃一样的纯真,一心里有句话,他**已有猛虎在细嗅蔷藏。

((摘编自余光中《猛虎和蔷薇》)

问题∶

(1)文中的"猛虎"和"蔷薇"各喻指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4分)

(2)文章认为,"完整的人生应将这两种境界调和与统一",其依据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10分)

33.【参考答案】

(1)“猛虎”和“蔷薇”分别代表人性的两面。“猛虎”代表人性中男性的一面,雄伟外向和阳刚。“蔷薇”代表人性中女性的一面,秀美内向且阴柔。二者相辅相成,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

(2)①人生既是战场,又是幽谷。有猛虎才能在逆境中立定脚跟,把握方向,创造伟大事

业;有蔷薇才能体贴入微,细嗅人生,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

②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完整的人生应将这两种境界调和与统一,如此,他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才会做到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有人说道我们所做的事情,无论好事这是坏事,99%都是习惯的动作。在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旧习惯和新规则同时并存。在新变化和新观则面前,有的人或无的于衰,或手足无措;而有的人却能与时俱进,曾轻就熟。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要求∶用国家通用文字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于1000字。

【解析】

作文立意∶1.与时俱进;坚持改变。

2.终身学习,在规则与变化中提升自我。3.转变思维发展,顺应规则,敢于创新


昵称:
内容: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